工商時報【林昱均╱台北報導】我國今(107)年稅收有望創新高,也引發外界質疑綜所稅率過高。不過財政部官員澄清,根據財政部105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顯示,我國多數申報戶有效、平均稅率並不高。以所得稅而言,622萬申報戶中,有604萬戶(約涵蓋97%申報戶)的平均稅率在9.44%以下,有效稅率也在6.13%以下,官員認為,所得稅率絕無過高情況。其中,105年度有224萬戶免繳稅,主因是其收入低於各項扣除額與免稅額加總;而267萬戶應稅年收入在52萬元以下、落在5%所得稅率級距,有效稅率為1.38%。105年度同樣有79萬戶應稅年收入介於52萬元與117萬元之間、落在12%所得稅率級距,扣除掉累進差額後,平均稅率僅6.46%、有效稅率為3.38%。同年度也有34萬戶應稅年收入介於117萬元與235萬元之間、落在20%所得稅率級距,扣除掉累進差額後,平均稅率僅9.44%、有效稅率為6.13%。官員認為,所得稅率落在20%以下者共計為604萬申報戶,約等於97%總申報戶,換言之有9成7的我國上班族平均所得稅率不到10%。他強調,若加計稅改影響,恐怕這些申報戶的平均稅率、有效稅率連8%都不到,由此可看出我國綜所稅率對多數中產階級以下的申報戶相當友善。但實際我國綜所稅是誰在繳?官員以統計指出,高所得者自然是繳稅較多的族群,如應稅年收入在500萬元到1,000萬元者適用40%所得稅率,平均稅率、有效稅率分別為22.99%、19.56%。而應稅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者適用45%所得稅率,其平均稅率、有效稅率更高達38.29%、35.54%,等於其應稅收入有3成5要繳稅。官員分析,我國綜所稅基在此態勢下可看出多數申報戶都是平均、有效稅率偏低情況,加上稅改後的四大扣除額,也讓我國綜所稅基脆弱,因此在增列其他所得稅扣除額如長照、學貸等部分,自然得審慎考量,以免侵蝕我國稅基。
- Oct 14 Sun 2018 00:15
深澳停建 企業籲以核養綠補缺口
- Oct 13 Sat 2018 21:16
中日大破冰 北京習安會26日登場
中國時報【廖德修、王玉樹╱台北報導】賴揆口頭宣布停建深澳電廠,是否只是為選舉緩兵之計?環團很擔心。因現行《環評法》並無老舊環評案退場機制,環評通過一直有效。久未動工則補辦較易通過的環現差,或更簡單的環差(如深澳案)審查即可。若要避免深澳廠死灰復燃,至少須廢止原先環評結論,將來若想再建,則須以新案重新送環評,屆時要通過就很困難。台灣蠻野心足協會專任律師蔡雅瀅表示,2006年通過環評的深澳電廠,雖曾因居民強烈反對而喊停,今年卻死灰復燃通過環差審查准許興建。若要避免賴揆宣布「停建深澳」成騙選票話術,最好能廢止環評結論或撤銷環差處分,還有其他機構相關行政處分,才能大幅降低日後續建的可能。蔡雅瀅說,為防止深澳電廠對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可依《行政程序法》123條5款,廢止環評、籌設許可(電業籌設、電業施工許可)等相關行政處分。如2006年通過環評處分附有「檢討過去及未來之發電燃料結構,朝低碳化努力」但書,目前能源配比政策已大幅改變,政府若有誠意不蓋,可據以廢止當年環評結論。還有今年7月深澳居民已就深澳電廠環差處分提訴願,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若認為訴願有理,亦可撤銷此次環差處分;加上賴揆已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環保署亦可依《訴願法》規定,廢止原始環評結論。綠色和平能源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目前政府僅是宣示性停建,深澳電廠動工前仍有行政程序要走完,包括明年底前提出「海域設施」影響調查報告等。對此,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公司只是下游執行單位,需等經濟部正式停建公文,只要程序上通知到,即會發函環保署,要求撤銷深澳環評案。
- Oct 13 Sat 2018 21:16
柯嘴說沒準備 默默在研究
工商時報【沈美幸╱台北報導】大亞(1609)上半年EPS翻倍增至0.68元,第3季雖因銅價回跌得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初估仍會小賺,第4季營運看好,獲利端視銅價及匯率走勢而定。大亞主管昨(12)日在法說會後表示,看好風電商機,大亞正布局陸域風機中高壓及離岸風機海底電力線纜。大亞前3季合併營收140.14億元,法人推估,大亞全年合併營收將超越去年的167.43億元,有機會挑戰180億元,EPS上看1元,創近年新高。大亞9月合併營收15.49億元,年增3.96%;前9月合併營收140.14億元,年成長15.03%。大亞昨天在法說會上表示,上半年營運因國際銅價走揚,EPS從去年同期0.23元倍增至0.68元,9月合併營收微幅成長係因台電標案陸續出貨。大亞主管指出,大亞目前銅價庫存水位雖降至1個月,但因第3季生產電力線纜及漆包線所使用的銅都是高價時購入,須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初估第3季仍會小賺。第4季因台電標案陸續出貨,加上民間企業採購電力線纜,大亞看好第4季營運,營業額應該會成長,獲利端看銅價及匯率走勢,目前無法掌控。大亞布局陸域及離岸風機多時,不但加入中鋼主導的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化產業聯盟,也與全球最大離岸風機製造廠西門子歌美颯簽署合作意向書。大亞主管表示,大亞開發出的中高壓電力線纜與海底電纜,因牽涉離岸風機零件在地化政策,預估最快也要2、3年後,才能交貨,持續與合作夥伴洽談中。
- Oct 13 Sat 2018 21:16
中日大破冰 北京習安會26日登場
旺報【記者張國威╱綜合報導】港媒披露,大陸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於近日發出外交備忘錄,要求在港的外國領事館成員,不要出席10月10日中華民國國慶日的相關活動。香港自由新聞11日報導,消息人士稱,這份於10月5日發布的外交備忘錄,被送到身兼香港領事團團長的阿根廷駐港總領事,而後轉交其他各國駐港領事館。該備忘錄指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將在10月10日舉行所謂的國慶活動,親台灣社團也會在今後幾天舉行類似活動,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外國領事館可能已經收到邀請。根據「一中原則」,作為香港領事團團長,如果能回避出席這種活動,並提醒其他領事團成員也如此做,我們會非常感謝。外界分析,大陸對外國駐港機構下行為指導令,違反了長期以來的外交規則,可能導致不滿,從而有人向媒體揭露這份備忘錄。我陸委會也於11日就此事回應稱,此乃北京當局一貫有損台灣人民感情的作法,只會對兩岸關係造成傷害,我們極不樂見此種行徑。香港目前駐有120個外國領事館以及6個官方承認的組織。而香港領事團團長則由各個駐港領事館輪流擔任,目前由阿根廷負責。而我駐港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實際上就是台灣在香港的代表處。台北經濟文化香港辦事處於10日舉行慶祝中華民國成立107年慶祝活動,共有350人參加。我代理處長高銘村以及陸委會港澳處處長杜嘉芬皆出席活動。而原訂於8月1日上任的我駐港辦事處處長盧長水,至今港府仍然未核發其工作簽證。
- Oct 13 Sat 2018 17:52
高齡彈性職人 小金額高保障
旺報【記者張國威╱綜合報導】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日宣布,應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安倍此次訪問大陸,是7年來首次再有日本首相訪陸,被視為日本自2012年實施釣魚台國有化後,中日關係回暖的一大跡象;上一次訪陸的日相,得追溯回野田佳彥於2011年12月的到訪。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中日皆欲藉由雙方關係正常化以強化經貿聯繫,安倍對此也相當積極,他12日在共同社加盟社編輯局長會議上演講時就日中關係稱:「將積累領袖相互往來,並在所有領域擴大兩國國民的交流,把日中關係提升到新階段」。另據日方宣布,安倍將於26日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高峰會,並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針對中日關係、北韓非核化等交換意見。為明年習回訪鋪路共同社日前報導,安倍這次訪陸,將出席中國主辦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40周年慶祝儀式,還可能參加中日企業領袖論壇,並針對「一帶一路」投資第三國基礎設施合作交換意見。選在此時訪問,意在促進友好氛圍,為預計明年6月習近平訪日鋪路。報導指出,安倍9月於俄羅斯海參崴「東方經濟論壇」與大陸國家習近平會面時,力爭在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40周年紀念日期間訪問,但習近平未立即答應。直到10月初,相關人士才表示,中國政府以不方便按原定日程安排為由,透過外交管道向日本提出改期。據了解,安倍23日不能來,是因為出訪地點與大陸方面喬不定。中方希望安倍除到北京訪問外,也希望安倍能到深圳、雄安新區參訪,配合宣傳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但安倍怕被外界冠上配合大陸宣傳改革開放40年,堅決不同意。傳陸將開放日核食涉外人士消息指出,安倍除訪北京外,只同意到貴州參訪。而中方對此的想法是貴州正在發展大數據,朝智慧城市發展,中方在這部分可借鑒日本經驗;儘管如此,安倍此行訪中,傳陸方已備妥大禮,可能開放日方念茲在茲的核災食品進口。
- Oct 13 Sat 2018 17:52
巴基斯坦求助IMF 需先揭露對陸負債
旺報【記者林永富╱專題報導】編者按隨著到大陸就學就業人數增多,大陸也不斷放寬台胞在大陸的就業限制,並給予更多生活便利。在大陸推出台胞居住證後,綠營內掀起一股仇中聲浪,擬透過修法阻礙台胞至大陸尋找良機。本報透過採訪,讓讀者理解,台胞至大陸出任類公職,有利於促進大陸對台灣的了解。兩岸關係在蔡政府執政2年多以來陷入冰凍期,在年底地方九合一大選前,綠營擬大修兩岸相關法案,如對《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簡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違法來台的中資重罰、因應大陸對台灣居民居住證,及退休政務官及高階將領赴陸參加政治性活動管制15年;《國家機密保護法》管制涉密退離職人員年限等。雖然綠營中有主張要嚴訂罰責,如申領台胞居住證者就予以除籍及限制公民權等,但因選舉考量具有關鍵性的超過10萬以上台商台幹選票,近日來民進黨中央及立委態度轉趨理性,改為以主動申報不予處罰。不過時代力量仍堅持主張領取台胞居住證者就除籍,與民進黨的態度不相同。因應居住證訂新規範日前民進黨行政與立法協調會中,列出立法院第九屆第六會期優先法案中,兩岸相關法案共有6項,列為「最優先法案」有4項,一是推出政院版《兩岸條例》修法,對違法來台投資的中資重罰,最高可罰2500萬元;二是因應中國居住證新規範的《兩岸條例》修法;三是已提出的《兩岸條例》修法,明定退休高官與退將赴中參加政治性活動管制15年的規範;四是立院上會期已提出管制涉密退離職人員出境年限的《國家機密保護法》修正草案。而過去5個會期也都列為優先法案的《兩岸訂定協議監督條例》,以及將陸生納入健保的《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案,行政院雖然也列為優先法案,但卻未列最優先法案,本會期看來是無緣審查。不過國民黨方面仍將此二法案列為優先法案,有可能由召集委員排案審查,只是缺乏民進黨支持之下,要通過可能性極低。修法做不到致反效果原本主張領居住證就要除籍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態度有了轉變。他主張在《兩岸條例》第9條之1中增列申領大陸台胞居住證者要主動申報,未申報被查獲者比照在大陸領有護照及設籍者予以除戶籍,免除憲法的公民權利,但申報者不罰。除籍之後若要恢復,需半年後才能申請。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鄭運鵬說,任何修法的前提是可執行,如果實際做不到,不但沒有效果甚至招致反效果,沒有意義。
- Oct 13 Sat 2018 17:52
梁啟源、林伯豐:以核養綠
中國時報【鍾玉玨╱綜合報導】美國財政部下周將發表半年一次的匯率報告《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川普政府是否會將大陸列為貨幣操縱國以及陸美貿易戰是否進一步升級為金融制裁,備受外界關注。據報導,美財政部官員已向財長穆努欽表示,並無證據顯示大陸藉操縱貨幣作為應付貿易戰的手段。若報導屬實,陸美近期因貿易等摩擦而漸趨緊張的關係可望稍微紓緩。美國財政部是否會在下周匯率報告中將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國際金融協會(IIF)總裁兼執行長安德慕(Tim Adams)說「我想大陸不會被列為操縱國,我不認為他們在操縱匯率。」 安德慕另指出,如果人民幣因美陸貿易衝突等因素進一步走貶,預計大陸人民銀行會採取更多維穩的措施,穩定大陸經濟。而他認為,美陸貿易衝突的關鍵在於「中國製造2025」政策。他說:「我認為『中國製造2025』導致美陸貿易談判更加複雜,因為大陸確實希望在生產與供應上自給自足,而這個目標和開放外資進入相違背。」安德慕直言,大陸在和美國達成貿易協定前,最終仍得開放市場,但過程會非常漫長。川普近來不斷在公私場合向穆努欽施壓,希望他在匯率報告中將大陸列為貨幣操縱國。不過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財政部官員找不到任何有力證據顯示大陸操縱匯率,若穆努欽接受這樣的結論,美陸貿易戰暫時可避免升級。但基於大陸對美有龐大貿易順差,所以會繼續將大陸列入觀察名單。穆努欽11日受訪時拒絕評論下周的匯率報告,但表示「我們關切人民幣貶值,希望確保人民幣不被用作競爭性貶值的工具。」美國自1988年開始,每半年一次對其主要貿易夥伴進行經濟和匯率政策評估,判斷其是否人為操控匯率,一旦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美國將對其實施懲罰措施,如提高關稅等。
- Oct 13 Sat 2018 14:29
深澳停建 企業籲以核養綠補缺口
中國時報【廖德修、王玉樹╱台北報導】賴揆口頭宣布停建深澳電廠,是否只是為選舉緩兵之計?環團很擔心。因現行《環評法》並無老舊環評案退場機制,環評通過一直有效。久未動工則補辦較易通過的環現差,或更簡單的環差(如深澳案)審查即可。若要避免深澳廠死灰復燃,至少須廢止原先環評結論,將來若想再建,則須以新案重新送環評,屆時要通過就很困難。台灣蠻野心足協會專任律師蔡雅瀅表示,2006年通過環評的深澳電廠,雖曾因居民強烈反對而喊停,今年卻死灰復燃通過環差審查准許興建。若要避免賴揆宣布「停建深澳」成騙選票話術,最好能廢止環評結論或撤銷環差處分,還有其他機構相關行政處分,才能大幅降低日後續建的可能。蔡雅瀅說,為防止深澳電廠對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可依《行政程序法》123條5款,廢止環評、籌設許可(電業籌設、電業施工許可)等相關行政處分。如2006年通過環評處分附有「檢討過去及未來之發電燃料結構,朝低碳化努力」但書,目前能源配比政策已大幅改變,政府若有誠意不蓋,可據以廢止當年環評結論。還有今年7月深澳居民已就深澳電廠環差處分提訴願,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若認為訴願有理,亦可撤銷此次環差處分;加上賴揆已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環保署亦可依《訴願法》規定,廢止原始環評結論。綠色和平能源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目前政府僅是宣示性停建,深澳電廠動工前仍有行政程序要走完,包括明年底前提出「海域設施」影響調查報告等。對此,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公司只是下游執行單位,需等經濟部正式停建公文,只要程序上通知到,即會發函環保署,要求撤銷深澳環評案。
- Oct 13 Sat 2018 14:29
梁啟源、林伯豐:以核養綠
工商時報【沈美幸╱台北報導】大亞(1609)上半年EPS翻倍增至0.68元,第3季雖因銅價回跌得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初估仍會小賺,第4季營運看好,獲利端視銅價及匯率走勢而定。大亞主管昨(12)日在法說會後表示,看好風電商機,大亞正布局陸域風機中高壓及離岸風機海底電力線纜。大亞前3季合併營收140.14億元,法人推估,大亞全年合併營收將超越去年的167.43億元,有機會挑戰180億元,EPS上看1元,創近年新高。大亞9月合併營收15.49億元,年增3.96%;前9月合併營收140.14億元,年成長15.03%。大亞昨天在法說會上表示,上半年營運因國際銅價走揚,EPS從去年同期0.23元倍增至0.68元,9月合併營收微幅成長係因台電標案陸續出貨。大亞主管指出,大亞目前銅價庫存水位雖降至1個月,但因第3季生產電力線纜及漆包線所使用的銅都是高價時購入,須提列庫存跌價損失,初估第3季仍會小賺。第4季因台電標案陸續出貨,加上民間企業採購電力線纜,大亞看好第4季營運,營業額應該會成長,獲利端看銅價及匯率走勢,目前無法掌控。大亞布局陸域及離岸風機多時,不但加入中鋼主導的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化產業聯盟,也與全球最大離岸風機製造廠西門子歌美颯簽署合作意向書。大亞主管表示,大亞開發出的中高壓電力線纜與海底電纜,因牽涉離岸風機零件在地化政策,預估最快也要2、3年後,才能交貨,持續與合作夥伴洽談中。
- Oct 13 Sat 2018 14:29
中日大破冰 北京習安會26日登場
中國時報【季節、李宜秦╱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吳志揚12日再指控公平會主委黃美瑛,對顏廷棟、張宏浩兩位委員的離職原因說謊。此外,8月8日委員會議通過決議的和解筆錄內容,指公平會竟返還高通提交的53張本票。他質疑為何急著還?萬一高通沒兌現投資承諾,那我國將賠了夫人又折兵;他要求公平會立刻停止履行免罰美商高通234億的和解條件。委員憤辭 主委說謊面對黃美瑛解釋兩人是為了回校任教所以請辭,吳志揚表示,公平會在今年5月9日決定向高通和解的會議上,兩位委員反對和解也明確表達立場後,便在通過的第一時間,當著黃美瑛等人面前請辭;和解才是讓兩人衍生義憤請辭的原因,回校任教只是請辭的結果。吳志揚再表示,5月9日這場關鍵會議中,雖歷經對234億罰鍰和解的異議,及公平委員的人事變動,但公平會事後記錄除只用「照案通過」四字草草了事,上述重要過程皆未登載,更顯有鬼;更不存在黃美瑛的「共識決」說法,請公平會立刻公布錄音檔。急還本票 自廢武功他再爆第二個內幕,指公平會8月8日委員會議通過決議的和解筆錄內容,竟返還高通提交的53張剩餘本票。吳志揚不解公平會為何急著還回去?高通還沒兌現投資承諾,公平會形同將手上的武器提早奉送。吳志揚指出,連高通真正承諾的投資內容,外界都還被蒙在鼓裡。因高通必需要履行一份中文及英文互譯的「行為承諾書」文件,但公平會至今仍拒絕公開,甚至連「行為承諾書」的存在都不曾對外說過,明顯規避監督,大搞黑箱,如何讓人相信沒圖利、沒喪權辱國?他說,公平會在蔡英文總統「同慶之旅」,將過境美國前兩天,宣布免罰高通的234億和解條件中,有何不可告人之處?難道真是如公平委員洪財隆3月臉書所言,涉及到國安,甚至外交、國防層面秘密?高通投資 一團迷霧公平會則回應吳的指控是「子虛烏有」,強調公平會與高通訴訟和解的具體承諾內容,已於8月10日以新聞稿方式對外公開,並已公佈在公平會網站上。另外與高通和解後,公平會持續監督後續作業,也尚未返回本票。公平會表示,與高通和解的產業方案內容,包括「成立台灣營運與製造工程暨測試中心」、「5G技術與產品開發」、「協助台灣OEM廠商拓展全球市場及開發新興產品」、「在台灣進行研發新創及生態系發展」等;未來每年計畫執行狀況也都會對外公佈,以受檢視。